鞍教发〔2015〕38号
关于印发《鞍山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
常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育办),市朝鲜族学校:
现将《鞍山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鞍山市教育局
二〇一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鞍山市教育局义务教育处拟文
鞍山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实施细则
(试 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依据《鞍山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常规》,制订本实施细则。
1.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停课、调课。
2.按照鞍山市中小学生作息时间的规定,严禁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学校要严格执行校历,中小学停课须报主管教育部门批准。
3.均衡配置师资、生源等教育教学资源,实行阳光分班。
4.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组织教辅资料的征订,严禁学校、教师违规组织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5.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确保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人身安全。
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含教科研、师训)计划、教研组教学计划(学科集体备课组教学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1.学校教学(含教科研、师训)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是各教研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该项工作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拟定,经学校行政会议和各教研组通过后组织实施,并于开学前传达到各任课教师,学期末进行总结。
2.教研组(备课组)教学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制定,经全组教师讨论,于开学后一周内交分管主任审定执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经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审定后于开学后一周内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备案。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以上各项计划均按学期制定,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电子备课与文本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
⑴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综合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型、教学时数;课前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实施过程(应有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
⑵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八方面的要求撰写。教案封皮内容要填写完整,教案不能过于简单。教龄在15年以下的教师原则上必须撰写详案,对于第一次任教本册教材的要写详案。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必须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案是详案。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教师经学校同意后可以写简案。任何教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为由而不写教案(凡是使用电子备课的必须进行二次备课,要有教师自己的评注和教学反思,在上课前要进行复案)。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都要有教案。不能以学案或导学案替代教案。
⑶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滥用,应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是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基础上使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和必要的板书,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⑷每学期开学前应有超前两周的备课量,平时授课至少有超前两节以上的备课量。
⑸学校要完善教案检查制度,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检查结果要实行定性评价,并盖教学检查专用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以及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
2.认真备课
⑴个人备课。认真研读文本,详细查阅有关教学参考书和资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媒体;撰写教案。
⑵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有: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交流演示实验的关键操作,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前的准备;结合听课活动,进行评课;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学校没有备课组的教师,应将重点问题和教学困惑提交校内教研组讨论。兼课教师也应参加所兼学科的教研和集备活动。(如学科教师学校内只有1人,县区教育局或教师进修学校应定期组织联片集备和教研。)
⑶修改教案。教师应把集体讨论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方案,提前写出完整的分课时教案,要求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选择和过程设计恰当,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力争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四、课堂教学
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包括自己担任的多门课程),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
2.教师应带齐教案和必要的教具提前1-2分钟站在教室门口候课,并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报告。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3.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适度;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举止文明,教态亲切、大方,衣着得体,不准穿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内抽烟。严禁酒后上课,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
4.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5.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
6.重视用眼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7.活动课要纳入课堂教学,其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当地实际,并相对稳定,形成特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
8.倡导“主动参与、有效思考、个性表达”的课堂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围绕“知识、能力、情意、主动、互动、能动”等“六要素”,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9.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挑战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防止题海战术、盲目多练,做到精讲精练。
11.要按照课程要求上好实验课。课前充分做好实验准备,课上要熟练实施演示实验,要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要重视探究性实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12.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检查形式有: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检查;教导处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教研组有目的地集中听课,学校组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
1.布置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有弹性的选择,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
2.要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课外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布置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置画、唱、实践、操作、实验、调查、考察、观察等方面的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初中生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语文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数学每周不少于四次;外语每周不少于三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两次;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置课外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但须有课上当堂完成的作业),提倡布置动口交流、朗读、观察等实践性、操作性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
3.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日期要明确。教师批改作业实行等级+评语式评价,可以使用带有激励性的标志进行评价。教师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间批、总批评语要得当,具有指导作用。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
5.鼓励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布置分层次差异性作业。
6、学校要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并将结果公布。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留好作业展评有关资料、图片。
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2.辅导要有计划,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应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3.辅导要讲究效益。放学后不能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
1.课外活动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
2.教师要负责各活动小组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每个活动组由备课组或教研组确定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记载,有总结。
3.课外活动内容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生间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学校要根据各科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八、学业考核与评价
1.加强考试管理。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负责,随堂组织测试,杜绝随意性的考试。
2.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制卷、阅卷,保证质量。教师要按水平考试的要求紧扣教材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双基”达标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际,防止出“偏、怪、难、繁”题,难、中、易试题比例控制在1:2:7以内。
3.考试方法以闭卷为主,采用考试、考查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考查。外语考试采取听力、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4.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辅导后,要给予再次测评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登记成绩。要让学生看到进一步努力学习的价值,鼓起继续学习的勇气。
5.学期期末成绩的评定,不能只注重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含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也应成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综合考虑平时成绩(含单元检测、课堂提问、作业、实验及平时表现等)。
6.教学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试题分析(包括试题的题型、主体知识覆盖面、试题分值合理程度、试题难度、试题的主要优缺点等)和学生学业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二率”(即优秀率、合格率),定性分析是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后,对所学科目情况做出的综合描述,期末要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1.校本教研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教师不得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如拒绝撰写、上交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拒绝接受上公开课,拒绝接受教研组安排的竞赛活动等),教导处要精心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两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其他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各学校校长和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课评课60-90节以上,兼课领导可根据课时量酌情减少听课数量。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
6.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与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7.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为教师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8.学校领导要定期参加各组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十、执行与监督
1.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课堂等教学活动现场,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加强教学指导与监督。
2.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定期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检查,教学检查每学期不得少于两次,并及时在校内通报检查结果。学校要把教师每学期执行教学常规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并计入教师考核档案。
3.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要将教学常规执行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4.学校和教师要主动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