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房镇平安小学 张静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是,汉语拼音是抽象的表音符号,缺乏具体的内容,学起来枯燥无味,儿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那么,如何使学生爱学、乐学,尽快掌握它呢?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一、
教学与游戏活动并存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让它变成了一种游戏。”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深受学生欢迎。例如,在教学韵母“ɑi、ei、ui”时,可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 ui ui,我是小ɑi,你是谁?”“ui
ui ui,你是小ɑi,我是ei”。又如,教学声母ɡ k h,可加入一个拍手游戏,老师找一个学生上来跟老师一起玩,然后同桌一起玩,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掌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兴趣。
二、
采用大量生动、有趣的教具,开发直观教学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字母卡,教学时把新授的拼音与相对应的卡结合起来,必要时还可以自制一点颜色鲜艳的图卡,以补充课本中现成教具的不足。如教学声母w时,我画了一幅“乌鸦和乌鸦图”,在指导学生看图的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乌鸦站在什么地方?待学生回答后,问,这个树枝像什么?像今天我们学习的声母w。学生回答后,肯定学生的回答,指导发音时,叫学生读“乌鸦”这个词的音,然后要求把这个“乌”的音发得轻短,就是声母w的音。边发音边讲解w的写法,又结合自制图上的“树枝”,由两个小树枝组成乌鸦站着的树枝,边讲边写:v v—w,两笔写成。
三、
儿歌串连,发展学生“读”的思维
在拼音教学中,学生通过看图,以形辩音时,大概了解了汉语拼音,但是要提高汉语拼音的运用效果,“读”才是关键。教学时,可采用过渡法,本音连读法等拼音方法来提高课堂“直呼”音节的效果,也可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儿歌是一种最便捷、直观的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字母的发音,还是记忆字母的形式,都可采用儿歌来教。例如,学习“ɑ、o、e”三个单韵,可以这样教“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小嘴ɑ ɑ ɑ;大公鸡,起得早,“o o o——”,问声好;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味的课堂节奏,一边说一边唱,使所学内容得以深刻记忆。
四、
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
多媒体这样先进的教学工具,课件的运用对于学生也很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如在教学字母的四个声调中,我就常在多媒体中播放课件,播放过程中内容的出现伴有声音,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不同的内容伴随不同的出现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这比直接在黑板上的板书效果好很多,学生学得也特别起劲,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总之,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拼音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面对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处理。
![]() |
![]() |
![]() |
![]() |
![]() |